一个乡村教师的无悔坚守
李淑华的课轻松幽默,学生们举手与老师互动。记者 孙娜 摄
原标题:15年四季轮回,李淑华送走700多名毕业生;她和学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她说“我愿意为了我的学生,一辈子在这里扎根,守护他们的梦想”
一个乡村教师的无悔坚守
十五年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李淑华记不清了。
是在孩子的读书声里悄悄溜走了?还是在缝补校服的一针一线间慢慢滑过 一年又一年,当学校门前的小树苗长成大树,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在李淑华的目送中走出校门,那远行的足迹见证了一名乡村教师对爱的无悔坚守。
宏伟小学始建于1947年,位于大庆市让胡路区喇嘛甸镇宏伟村五队,是一所典型的“留守小学”。这里地处城乡结合部,环境一般,学校规模很小,软硬件设施简陋,一共只有89名学生,贫困、留守、单亲者占多半以上。但李淑华说:这里是我的母校。
十五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李淑华回到这里,在堪称贫穷偏远的母校做了一名普通的教师,并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了这所乡村小学的教学骨干。在李淑华的记忆里,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既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只有一个尘土飞扬的操场。孩子们夏天滚得浑身是泥,冬天冻得鼻涕直流。没有新毕业的大学生愿意在这里教书,也没有人愿意在这里长久停留。
李淑华放弃课间休息时间,给学生义务补课。记者 孙娜 摄
“我当年在这里上学时,我的老师教会我怎样做人;当我再一次回到学校,我也要这样教育我的学生。”李淑华这样说,她也是这样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自己的诺言。这些年,她一人身兼多职——英语老师、德育老师、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安全员……她和学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她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她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爱一点一滴地传递到每个孩子心间。
每天早上6时30分,李淑华要跟着校车跑遍宏伟村5个自然屯,接32个孩子上学,晚上再一一将孩子们安全地送回家。宏伟小学是个省级体育特长学校,爱跑爱跳的孩子特别多,不是你的衣服上开了口子,就是他的鞋子张了嘴,李淑华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找长辈学习缝衣,找乡里的鞋匠学习补鞋,她在孩子们午睡时拿起针头线脑,悄悄地把孩子们的衣服补好,鞋粘好,把湿鞋和脏衣洗净晾干,三年级的刑宏庆是个转学生,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让他紧张无措,因而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为此,李淑华一次又一次地和他谈心,直到他解开心结,快乐地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午休时,睡不着的学生看着李淑华和李淑华当年的老师一起给学生们缝补衣物。记者 孙娜 摄
毕业两年的李宏洋父母离异,和奶奶相依为命,家庭生活十分艰苦。李淑华就联系了爱心企业,给她送去衣服鞋帽等生活用品。李淑华说:有一次她因为胃疼中午没有吃饭,下午来到教室就看见几个洗干净的葡萄摆在讲台上,孩子们说看老师不舒服,想给老师送点吃的……
“一个人真正地给予,才会在给予中收获快乐和满足。”温暖是双向传导的,李淑华付出了爱心,收获了温情。15年四季轮回,李淑华送走700多名毕业生,其中多人在全国体育、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李淑华本人也多次荣获全市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去年还成为全市“美德阳光”教师十佳之一。
“既然回来了,我就没想过走。也许和城里的许多学校相比,乡村小学的生活条件可谓清苦,可我愿意为了我的学生,一辈子在这里扎根,守护他们的梦想。”李淑华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