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意识”应与时代同步
学生穿校服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很多学生对校服却持抵制的态度,因为校服跟不上时代。
如果有家长保留的话,不妨拿出当年我们穿的校服,和今天孩子们穿的校服作一个比较。你会发现,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两者还真的没有太多的差别,还是“一套模子打天下”。无论是设计、制作,还是花色品种,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更别说体现什么个性了。而看看这些年时装市场的纷繁巨变,校服为什么一直无动于衷呢?
过去,我们处在温饱线上,多数孩子都渴望能够穿上校服,甚至有人认为那是一种荣耀。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校服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谁还会对这只求统一不求美观的校服情有独钟呢?我认为,不是孩子的审美观太苛刻,也不是孩子追求个性太矫情,而是这“校服意识”已经严重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相反,若是单纯追求统一,不尊重学生个性追求,那才是对学生真正的伤害。
全部都由学生说了算
@李建波:在我看来,统一校服让学生少了个性是杞人忧天。相反,如果能充分利用校服,则可能培养学生的个性。例如,可发动学生动手设计校服,然后择优请服装设计专家进行修改,最后由学生投票决定校服的款式、布料、制作厂家等,全部都由学生说了算。
这一方面是对学生个性和自主权的尊重,有助于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消除校服采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权力寻租,也为家长减轻经济负担。
校服应当丰富多彩
■曾彬彬
改革是大势所趋,现有校服颜色单调,无外乎蓝黑白三色,款式设计呆板,一水的运动服类型,和学生生活中的时尚服饰相比,既不靓丽,又无美感,无怪乎学生们都不乐意穿。
更关键的是,据不少学生家长反映,校服面料多为腈纶,质量差强人意,穿在身上不免冬冷夏热:冬天穿着不保暖还起静电,而夏天时则不吸汗而贴在身上不透气。除了这,家长清洗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一洗就容易起球,沾上污渍还特别难去除。
因此,设计更多样式、颜色更丰富多彩,更能体现学生个性的校服,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大势所趋。
(来源: 厦门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