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71-018
校服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服新闻 >> 校服动态

校服价格现状:家长委员会需要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浏览量:2819  发布时间:2020-09-24 04:15:49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关于校服价格的问题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在社交媒体上,温州、江西等地关于校服价格的抱怨屡屡出现。造成社会对于校服满意度低的原因究竟如何?

原因:采购过程缺乏沟通

以温州事件为例,从该批校服的价目表来看,该小学女生的校服共计有14件,定价为2480元;男生的校服共计有12件,定价为2380元。客观来说,对标市场上的童装价格,14件衣服总价2480元并不算贵。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校服,会引发诸多家长的不满,进而引起全网“围观”呢?真正的原因想必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一次性掏钱所引发的“痛感”。日常购置衣物一般都是分散消费,故而大致“情绪可控”,单次花数千买十几件衣服就难免激动了;第二,这源于该学校校服采购过程缺乏不透明以及纯被动消费而导致家长产生的“不信任感”,而在事件发生后学校的处理方式,更是加重了这种“不信任感”;最后,真正导致这次舆论爆发的导火索,则是该批次的校服质量低下,掉色、起毛起球、破洞等问题层出不穷,让家长们在这件事上忍无可忍,终于诉诸媒体,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在上述三个原因中,最不重要的原因,反而是价格因素带来的“情绪波动”,因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花2000多元买14件衣服的价格并不算太高,如果这个事件中家长的“情绪波动”得到安抚,“高价校服”事件可能并不会演变成这么激烈。

 算账:好校服其实帮家长省了钱

校服具有教育承载意义,需要满足所有学生的穿着需求,因此也决定了校服的定价不可能过高。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家委会主席张展认为,一套孩子爱穿的校服,其实能大大减轻家长的负担:“初高中生这个阶段,买衣服比较尴尬,服装厂家知道孩子们都穿校服,也不生产青少年装,但孩子不可能365天都穿校服,家长就得去成人部给孩子买衣服。但现在,好的面料、好的款式、好的设计,根本就不便宜,所以一套好的、孩子爱穿的校服,看起来是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其实是给家长省钱。”

清华附中将台路小区的校服中包括衬衫、西服上衣、裤子/裙子、纯羊毛背心、领带/领花,总价为760元。而在此之前,由于没有统一制服,学生们出席正式场合都是租用衣服,每年也花不少钱。“我们将台路校区是初三到高三共四年,760元除以有效穿校服日,你算算每天才多少钱?”

现状:校服满意度低

“如果整天都穿着松松垮垮的运动服走在学校里,我觉得对于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来讲,无法显现出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而且我们学校各种文体活动特别多,艺术节、科技节、音乐会、辩论赛等,需要一些正式的服装,该有受过教育的文化人的样子。”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的执行校长朱建宏开玩笑说,有清华附中的牌子在,学生其实并不排斥穿松松垮垮的运动服,但天天都穿、什么场合都穿,还是有些可惜。“穿麻袋衣身材都掩盖起来,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的美没有知觉,这都是自我否定,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有自信吗?”

“麻袋衣”的戏称说出了当下校服款式和尺码的问题,除此之外,面料的不舒适、颜色搭配的不协调,质地差、易褪色,这一切都让人难以满意。

 解决: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校服采购中的决策作用是关键

此类事件中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家长和学校之间产生的这种“不信任感”:事前,为什么学校未与家长方面做好公示沟通?事中,为什么当家长想办法解决校服的质量问题时,得到的回复是“你要是觉得不方便,平时就别穿了。有学校正经仪式的时候,你再穿,平时大不了就不要穿。”这种不负责任的回答?事后,为什么校方一句“没有强制学生购买”就企图将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可以看到,在温州事件中,家长始终被排除在了选购过程之外,所能做的只能是“交钱”领校服,而学校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没有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不断激化着双方的矛盾,“摩擦”在所难免。

其实,要解决家校沟通的问题并不困难,关键在于要妥善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在2015年6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就曾指出:选用校服的学校要加快建立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主体,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具体选用、采购工作。很显然,关于《意见》中的相关规定,温州的这所学校并没有很好地落实。而家委会的缺位,是目前校服行业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各类“高价校服”事件背后真正的问题所在。

总而言之,“高价校服”事件始于“高价”,却远不止“高价”这么简单。要解决“高价校服”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提升校服优质供给、充分发挥校服的育人审美功能。